全国咨询热线

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咨询及工程服务提供商
400-188-3063
致力于为客户识别、管理和控制环境、健康安全以及社会风险

您现在的位置:

关于我们

+

ABOUT US
污染场地系列环保技术标准的解读
来源: | 作者:kangying | 发布时间: 2017-06-15 | 736 次浏览 | 分享到:
      环境保护部于2014年2月19日批准发布了《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4-2014)和《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等五项环保行业强制性技术标准。

      上述技术标准将于201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由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发布的《工业企业 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HJ/T 25-1999)也将同时废止。这五项标准的发布旨在为各地开展场地环境状况调查、风险评估、修复治理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为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法 律法规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这五项技术标准将和近期发布的《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号)和《近期土壤 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国办发〔2013〕7号)等规范性文件,正在编制或修订中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和《地下水修复技术导则》等法规和标准,以及各地已经或即将发布的具体管理办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关于污染场地管 理的法规体系。

●  五项标准规范了相关术语定义,规定了开展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场地环境监测、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编制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 则、程序、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初步形成涵盖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主要环节的国家环保技术标准体系,为污染场地调查、风险评估和修复提供了操作层面的技术支 持,对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工作的实施有了极大的促进。

● 五项标准明确了污染场地的定义,并提供了污染场地鉴别的方法,即必须对潜在污染场地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来确认污染危害是否超过人体健康或生 态环境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另外,污染场地的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目标值将以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得出的风险控制值为基础,结合环境背景值和相关标准限值来确定。

● 五项标准充分借鉴了国外的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特别是场地环境调查、环境监测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等技术导则在方法学上参考了现行的美国材料 与测试协会(ASTM)环境场地调查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等相关技术标准的原理,和国际通用的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的方法是一致的;另外土壤修复技术导则也充 分参考了发达国家场地修复技术筛选和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程序。

● 继大气十条之后,水和土壤两大行动计划将成为国家下一步的政策倾斜重点,尤其是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将成为中国环保的新版图,今年多个地方政府在两会期间发布的工作报告中均对此有所提及。因此,对于工业企业来讲,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联系我们

+

CONCACT US